一、建筑专业
1.对剧本杀、密室逃脱、电竞馆等新兴场所明确了消防设计分类与严格要求,提供了前瞻性指引。
2.对规范中“靠近”等模糊表述量化(如避难间距楼梯间≤15米),极大统一了执行尺度,消除了争议。
3.明确电影院、儿童活动场所等高风险区域禁止采用防火卷帘分隔,并提升消防水泵房等关键部位防火门等级。

4.对既有建筑改造和地下空间利用提供了“不低于原标准”等务实、灵活的解决方案。
5.老难题:系统性地澄清了裙房与主体关系、中庭疏散、住宅首层安全出口等长期存在的设计模糊点,系统性极强。
二、结构专业
1.钢结构防火:划分了屋盖支撑、檩条等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并对防火涂料类型的选用(如耐火极限大于2小时必须用非膨胀型)给出了具体规定。
2.楼板上防火墙:明确防火墙必须设置在具有相应耐火性能的承重结构上,若设在楼板上,则下部各层梁、柱的耐火极限均需同步提高。
3.轻质隔墙禁作防火墙:明确禁止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墙体作为防火墙,因其在火灾高温和消防射流冲击下难以保持完整性和稳定性。
三、给排水专业
1.精细火灾延续时间:针对高层住宅底部带商业的复合建筑,根据公共建筑的具体功能(商业、办公、综合楼),清晰规定了室内外系统不同的火灾延续时间(2h或3h),避难混淆和争议。
2.解释了高位水箱设置“确有困难”和“安全可靠”的具体情形,指出既有建筑改造或特殊结构项目可例外,但必须采用“水池+双泵+双路电”的可靠供水形式。
3.允许消火栓与自喷系统合用稳压泵,但鼓励分设;明确水泵接合器可多栋建筑共用,室外消火栓不要求与接合器数量一一对应。
4.特殊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幼儿园、密室逃脱、校外培训机构等场所必须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并明确了布置间距,增强了初期火灾扑救能力。
四、暖通专业
1.风管耐火极限:明确了加压送风管在室内时的耐火极限要求,并规定防排烟风管必须同时满足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禁止仅通过喷涂防火涂料方式达标,推广使用外包防火材料或一体化复合风管。
2.补风系统的巨变:强调地下车库等场所不得采用设有防火卷帘的坡道作为火灾补风途径;规定即使采用自然补风,其开启也必须与排烟系统联动,确保系统协同有效。
3.对住宅地下室在满足走道长度、建筑面积、可开启外窗面积等严格条件下,明确了可不设置排烟设施的情形。
4.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场所列出了必须设置排烟设施的具体部位(如地下房间、长度大于20m的走道等)。
5.安装与验收争议:澄清了风机不应设置橡胶减振、防排烟系统作为独立系统时风机与风管不应采用柔性短管等施工安装问题,并指出系统验收的关键在于风量达标而非单纯追求风口风速。
五、电气专业
1.一二级负荷的供电的验收:详细说明了采用市电+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的方案符合规范,并规定了消防竣工验收时,需查验双电源供电的正式证明材料或测试发电机启动功能。
2.明确规定消防双电源切换箱严禁跨越防火分区供电,允许在同一防火分区内跨楼层使用。
3.新兴业态与特殊场所:对密室逃脱、无人值守变电站、石油化工企业防爆控制室等场所的火灾报警、应急广播、设备兼容性及报警信号传输路径给出了具体指导。
4.统一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的设计执行标准:强力贯彻《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要求所有民用建筑(包括单多层住宅)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等部位设置疏散照明,并澄清了A/B型灯具选用、地面标志设置、灯具大小选型(安装高度)



苏公网安备32058102002172号
客服1